To everything that moves
MASSIMODECARLO画廊荣幸呈现意大利艺术家马西莫·巴托里尼 (MASSIMO BARTOLINI) 的最新个展。巴托里尼参加了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此次更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带到MDC画廊的香港空间。巴托里尼以巧妙且深刻的形式探索动势的主题。展览名为《To Every Thing That Moves》,讨论所有事物间的关联性:有机的、鲜活的、时而不起眼的。
本次展览中,巴托里尼挑战了动态仅存在于宏大或戏剧性事件的概念。相反,他认为从雄伟到平凡,一切都在持续不断地变化。
在作品“Petites Esquisses D’Arbres”中,巴托里尼将树叶的沙沙声从简单的背景噪音升华为一场交响乐。通过将风声和树木声与法国作曲家及鸟类学家奥利维耶·梅西安 (OLIVIER MESSIAEN) 的研究结合,巴托里尼将日常的声音转变为一场声乐表演。该声景作品是大自然与自己进行的一场音乐对话。沉浸式音景贯穿整个展览,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引导观众的感官,创造出有机的叙事性,为树木的无声低语赋予声音。
在“Rugiada”系列作品中,巴托里尼探索了绘画与雕塑的维度,以及景观与露珠之间的互动。摇摇欲坠的水珠与画面整体的静止感营造出矛盾。巴托里尼的作品常常具有微妙的变化。作品效果会随着时间和光线而变。如同不断转变的气象效应,原本单色的作品会显现出从火红日落到深沉海底等各种景观。
巴托里尼标志性的作品“Airplane”延续运动与静止的主题,在大理石柱的顶部放置着纸飞机。大理石柱如同里程碑,每根柱子都标记着与其展示地点相关的事件。该作品被描述为“纹身”,将短暂飞行的象征转化为永久的固定装置。坚固的大理石与脆弱的纸飞机并置,突出试图捕捉并保存瞬间的徒劳与荒谬。作品探讨了变化与记忆的本质,就像纪念重大事件的纪念碑。
作品"Emoji Carpet (To Every Thing That Moves)”对该观念进行持续拓展,将一只竹筏(迁徙的象征)呈现为一个受艺术家加利略·奇尼(GALILEO CHINI) 启发而设计的带有候鸟图案的地毯。从漂浮船只到家庭物品的转变,呼应着现代化导航:当今社会通过表情符号而非实物筏进行交流。巴托里尼融合历史与当代主题,暗示着即使在数字时代,迁徙和流离失所的故事依然存在且荒诞。
巴托里尼的作品均在探索运动如何揭示万物之间隐藏的联系:无论是树叶的沙沙声,人和鸟类的迁徙,还是景观色调的变化。本次展览拥抱持续变化的理念,揭露出流动状态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洞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真理正存在于变化中。
Artist
马西莫·巴托里尼 (MASSIMO BARTOLINI) 1962年生于意大利切奇纳,目前工作居住在切奇纳,拥有多方面的背景。他曾于1976年至1981年在利沃诺学习测量师,1989年毕业于佛罗伦萨学院。他在博尔扎诺自由大学、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担任视觉艺术教授。
巴托里尼的创作涵盖多种视觉语言和材料,包括带有临时演员、公众和建筑空间的表演作品、复杂的声音雕塑、照片、视频,以及大型公共装置。
他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9年、2009年、2013年)、卡塞尔文献展(2012年)、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2002年)。其作品被众多重要机构永久收藏,包括: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渥太华;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都灵;FUNDACIÒ LA CAIXA,巴塞罗那;MUSEUM VOORINDEN,瓦塞纳;OLNICK SPANUAND MAGAZZINO ITALIAN ART COLLECTION,纽约。
马西莫·巴托里尼 (MASSIMO BARTOLINI) 将参展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国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