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Memoriam
MASSIMODECARLO 欣然呈现美国艺术家杰西·霍默·弗兰奇(Jessie Homer French)在香港的首次个展《In Memoriam》。展览展出了她在过去一年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邀请我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世界角落,拥抱其中的矛盾,并发现时间表面下潜藏的静谧魔力。
弗兰奇出生于纽约,但她的精神根植于美国西部广阔而原始的风景中。她的创作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几十年前,她与丈夫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内陆的高地沙漠,这片偏远地区的宁静与严酷深深渗透到她的作品中。在这里,在高耸的松树和广阔天空的背景下,她建立了一种基于对土地敬畏的视觉语言。
弗兰奇的艺术风格在民俗的简约与引人深思的复杂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她的灵感来源与她的主题一样多元。她坦言自己对中世纪艺术情有独钟,尤其是乔托(Giotto)的壁画,因其鲜艳的色彩和对透视的忽视。早期美国民间艺术也影响了她的创作,这体现在她对平面化构图和叙事性强烈的大胆构图的偏好上。然而,她的风格仍然是独特的,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火焰是弗兰奇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多次以野火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更是对毁灭与重生、混乱与美的沉思。“我曾经历过房屋火灾和森林火灾。火焰是美丽的——虽然可怕,但美丽。”她回忆道。她的火焰以出人意料且令人震撼的色彩呈现:深橙色和黄色,随着燃烧物的干燥程度和夜晚的诡异光芒而变化。这些画作充满了既迷人又令人不安的能量,其催眠般的光芒被一种脆弱感所调和。
不过,并非弗兰奇的所有风景画都充满火焰。在《Above the Clouds》和《God's Cafe》中,她将注意力转向了更为宁静的场景,重新审视记忆中尘封的沙漠和隐秘的时刻。《Above the Clouds》是对她山间家园的致敬,描绘了她曾经称之为家的山峰的鸟瞰图。这些山峰的朦胧轮廓如梦般从天空中升起,但这并非感伤的告别,而是弗兰奇对风景和记忆一样不断演变的低调承认。作品在渴望与超脱之间徘徊,将她丰富的情感转化为看似简单的构图。
在《God's Cafe》中,弗兰奇将一张拍摄于20世纪80代的沙漠路边咖啡馆的老照片转化为一幅充满幽默和淡淡怀旧气息的场景。“有时候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事。”她微笑着说道,这反映了她对艺术的深思熟虑和不慌不忙的态度。
时间也是她作品中始终存在的潜流。弗兰奇回忆说,她小时候曾“证明”时间是循环的——这一信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深刻。如今,她的画作表达了一种对存在的循环式理解,那些逝去的时刻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浮现。“没有什么会永恒,这是我这个年纪已经明白的。”她沉思道。然而,矛盾的是,她的作品恰恰保存了那些她承认是短暂的东西:记忆的片段、季节的轮廓、一丝微光。
《In Memoriam》是对存在与缺席、记忆与遗忘的探索。尽管展览的标题暗示了纪念,但它超越了怀旧。它敦促我们思考那些塑造我们生活的无形力量——那些即使从视野中消失却依然持续存在的东西。
“我觉得世界可能会持续到这个世纪末。”她打趣道。“我们是唯一能记住过去并想象未来的动物。我们也是唯一会绘画的动物。所以也许我们会找到办法,再生存一段时间。”她的作品既温柔又毫不留情,为反思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创造了一个空间——如果我们能像她一样学会超越表面去观察。
Artist
杰西-霍默-弗伦奇 1940 年出生于纽约。她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加利福尼亚州的 Oak View。
她自学成才,绘画灵感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的不断观察与剖析,作品揭示了艺术家对捕捉瞬间的严谨态度。朴实的用色和平静的笔触 — 看似天真又简单的画法却蕴含着艺术家精心的设计,并与死亡、自然、乡村生活之类的问题息息相关。她的画中,人性是脆弱大自然中的有害入侵物,然而,即使是描绘黑暗题材的作品,都有着一股莫名的生命力,强调艺术家苦乐参半的反田园式风格:创造力与破坏性共存。
杰西·霍默·弗伦希的作品被美国棕榈泉艺术博物馆、史密森美国艺术博物馆,以及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